信仰


唐老师好!

我想问一下,我看过  shalom  这个字但是忘记是在哪儿看到的,似乎是在教会的一些刊物?  请问这个字是英语吗?  怎么应用它呢?

谢谢老师指导。

 

平安!

Shalom   这个英文单词来源于希伯来语 “ שָׁלוֹם ”, 是希伯来语中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汇,字面意思是 “和平”,但实际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既可以作为问候、道别、安慰等,也能表达更深层的祝福或信仰理念。

Shalom   不仅指外在的平安,更强调身、心、灵的完满状态。 它意味着一个人与神、与他人、与自己都处于和谐的关系中,没有任何缺失或破裂。 耶稣在离开门徒时说:  “ 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 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  (约翰福音 14:27 ) 这种平安超越世俗的理解,是战胜死亡和苦难的平安。

Shalom  在圣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涵盖了平安、完整、完满、神的赐予以及人与神关系的恢复。 它不仅是犹太文化中的重要祝福语,也是基督徒信仰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

唐老师

唐老师好!

我所参加的教会规模很小,带领人也不见得有什么圣经装备,他们从来没提过受难节只是庆祝复活节,我知道受难节是纪念耶稣被钉受死的日子,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认为不重要?  最近我听到有的教会提及 “四旬期”  (有的叫  “预苦期” ),我想大概是跟受难有关吧,不知道老师可否讲解一下这个  “期”  的意思或意义是什么?  让我对耶稣基督有更清楚的认识呢?

非常谢谢您。

 

平安!

预苦期或四旬期又作大斋期 (Lent) ,它并非直接出现在圣经记载中的节日,而是教会年历复活节前的忏悔期,由每年的 “圣灰礼拜三” (Ash Wednesday)开始,直到复活节前夕(复活节前一周还有棕枝主日、濯足节、受苦日等重要传统纪念日),共 40 天,不包括当中的 6 个主日(如果连同主日计算,共 46 天)。 划定这四十天的用意,首先是呼应主耶稣四十昼夜在旷野接受属灵熬炼的经历,鼓励信徒克己、反省、操练灵性,预备迎接复活节的来临。

“斋” 不是指不吃肉,而是信徒群体实行刻苦生活和禁食的操练。 基督徒在大斋期操练保持安静、内省、悔悟,并藉着读经、禁食、祷告、捐献等,在神的怜恤之爱与赦免之恩中,弃绝过犯、更新心意,预备与教会群体一同欢庆复活节,享受从神而来的盼望与喜乐。

主后一百年左右的基督教文献中已有提及有关大斋期的活动。 早期教会准备在复活日受洗的人会在大斋期禁食祈祷,以准备好受洗的心志。 一般信众多会透过禁食,自我反省与忏悔认罪,再一次把自己献上当作活祭成为被神使用的器皿。

近年来不少基督新教信徒逐渐重视这个节期,不少教会鼓励弟兄姊妹在大斋节期间多灵修、默想、禁食、祷告及奉献等操练。值得一提的是,大斋期中的所有操练,都不是要高举自己,刻意让人看见,而是透过禁食祷告,安静聆听神的教导,学效主的榜样,努力将福音带到人群中。

唐老师

 

 

唐老师好,

经上以弗所书 5 : 22-24 节说: “你们做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 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是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  我想问:神的心意岂真是要我们凡事顺服丈夫吗? 那丈夫的要求或是命令不符合真理怎么办? 比如妻子在教会服侍,丈夫阻拦,那需要顺服丈夫吗?”

 

 

 

平安!

顺服的关系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尤其是在家庭和教会的境况下。 关于以弗所书 5 : 22-24 节的教导,神的心意是要妻子顺服丈夫,但这种顺服并非盲目服从,而是基于爱与尊重的关系。 丈夫的角色是作为家庭的领导者,应该在爱与关怀中引领妻子,而妻子在顺服丈夫时应当是出于对丈夫的爱,这种顺服是在神的旨意和真理范围内,并非是无条件的唯唯诺诺。

当丈夫的要求与神的真理相悖时,妻子应优先顺服神。 使徒行传 5 : 29 说: “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该的。”   因此,如果丈夫的要求违背了神的教导,妻子需要遵循神的旨意,继续追求神的呼召和教会的服侍,但夫妻双方应该为此多进行深入的沟通,寻找理解与配合,必要时不妨考虑接受牧师或其他属灵导师的帮助。

以弗所书 5 : 25-27 节指出丈夫应当像基督爱教会一样爱妻子,这意味着丈夫在担任妻子的 “头” 的角色时,必须以无私的爱和关怀来引领妻子,不是利用权威来压制她或控制她,要像基督作教会的头、对教会的爱一样,负有爱顾、救护教会之责任那样来爱护妻子。

无论是哪种关系,爱、尊重和沟通都是至关重要。 神的心意是让我们在爱中彼此扶持,从而同心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和教会。

唐老师

唐老师,您好!

请教你个问题。 每个基督徒都必须持守做十一奉献吗? 如果有收入,却没有纳至少十分之一,是不是罪? 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拦阻神应许我的祷告? 谢谢!

 

 

平安!

旧约提及的十一奉献是神给以色列人的命令,神要他们将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献给神,以用在神的殿、祭司、利未人、孤儿寡妇等的方面 (参阅利未记27 : 30-32;民数记18 : 21;申命记 14 : 22-29。)  十一奉献是以色列人对神的顺服和感恩的表现,是维持圣殿事务和祭司职分的需要,并藉以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神。

金钱上的奉献是信徒对神一种感恩与信服的表现。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后书 9 : 7 指出: “各人要随心所欲,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神喜爱乐意奉献的人。”   保罗所关注的是奉献的心态和动机,不是按比例的律法要求,更不是给人定罪的戒条; 十一奉献和祷告蒙神应许是两回事,不是等价交易。

旧约的十一奉献是神为以色列人设立的具体律法,但是新约的教导是侧重于心灵的态度与自由的献上。 基督徒的奉献应当体现出自愿和喜乐,而非出于律法的负担。

唐老师

唐老师,

我身边有一位朋友她受洗很多年了,现在不太去教会,每次去也多是为了约人吃饭逛街等目的,不是很真心的敬拜,她曾经跟我说不喜欢教会的那些人,不喜欢小组查经因为大家说的一套套但他们根本做不到,而且经常在群里攻击人,她说她看不惯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老师,我劝过她很多次,也把一些灵修材料发给她但是换来的都是不屑的表情,让我很难过,您说我该怎么做才能帮到她不看人,只做好自己呢? 谢谢您的教导。

平安!

神对人的带领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生命成长过程都不尽相同。 你对朋友的关心和爱护、看到她远离了教会,冷漠和不屑的表情,你内心的失落和焦虑,这些神都知道,要相信神的时间和方式常常超乎我们的理解。

她不喜欢小组查经和群里攻击人的情况,可能是她在某些地方感到困惑或者受了伤,而面对这种情况重要的是给予她时间和空间,不是试图改变她,要多为她祷告求神软化她的心,同时以你的生活让她看到你对神的信靠,而不是一味的说教,因为当一个人总是看到别人的问题而不会反思时,这种情况下单方面给予的劝告和教导不仅无效,还可能会导致对方产生抗拒和敌对情绪。

真正能改变一个人的,是神的爱。 我们的使命是做光做盐影响身边的人,不是强迫他们接受我们的方式或理念。 所以,先不必急于把她拉回正常的属灵生活,无论她的反应如何,你自己要继续坚定信靠神,体验神的安慰和引导,神会看顾真心仰望祂、等候祂的人。

唐老师

唐老師您好!

我有個問題自己一直想不通,想向您們請教希望不會太打擾。

我的問題是,有些基督教會不主張慶祝聖誕節,他們認為十二月二十五日并不是耶穌真正誕生的日子,但是他們又沒有另外制定紀念耶穌降生的日子。 有些教會不讓會友慶祝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節等,他們認為這些節日都有歷史背景有祭拜等行為在當中,不符合聖經規定,還有,有教會的牧者不讓過年,說年是獸,放鞭炮過去是為了趕走那隻獸和驅邪,信主的人不能這麽做。

老師,我覺得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不應該因信了耶穌就要全部被否定和根除,但是面對這麽多限制的不能做不應該做,我們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去保留文化的特色而不與聖經起衝突呢?

很期盼能夠得到老師的講解和教導。謝謝您們。

 

 

平安!

《聖經》的確沒有記載主耶穌誕生的具體日期;12 月 25 日是羅馬教會在公元 336 年確定它作為聖誕節,而這一天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密特拉的誕辰,也是羅馬日曆里的冬至節,他們選擇這一天為聖誕節的原因可能是為了去除異教化風俗而使之基督教化,但這可能是那些教會不主張慶祝聖誕節的原因之一。 不過現在的聖誕節已經相當世俗化,變成是世人購物吃喝的狂歡節日,與信徒紀念耶穌基督降生的真正意義相去甚遠,然而我們可以藉著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多向未信耶穌的親友傳講聖誕節的真義,因為確實有人聖誕節去教堂湊熱鬧從而認識基督,接受福音。

如果信了耶穌就全盤否定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的話,恐怕會變成律法主義者,這樣的基督徒和法利賽人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從來沒有人能夠完全遵守律法而無誤。 新約哥林前書 6 章 1  2節說: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   我們處於新約的恩典時代能夠享受神所賜予的自由,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少,基督徒可以參加任何一個節日與家人親友的歡樂團聚,但是不可以參與任何祭拜的活動,而這就是我們所要把握住的聖經和傳統文化之間的那個平衡點。 我們時時刻刻都要向人清楚表明自己的基督信仰立場,遠離一切違背聖經教導的言行,特別是要把握逢年過節家人難得團聚時的傳福音好機會!

作為基督徒,或吃或喝無論何事,都記得要為榮耀神而行。

唐老師

 

唐老師你好!

老師我不是剛信主的,只是一直在教會都聽說耶穌的登山寶訓講的是八福,但是最近接觸一些不同教派,他們說是九福,因為他們把馬太福音 5:11 節加進去:  “人若因我辱駡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譭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   我想知道,他們說得對嗎?  請老師回覆教導。 謝謝。

 

平安!

耶稣的登山寶訓記載在馬太福音 5:3-12 節,那里面並沒有說是八福還是九福,可能是一些教導的人為了讓信眾能記得而總結出來,我們應該對主耶穌這一整段的教導來思想它的意義。

耶穌在講完五章 10 節 “為義受迫的人有福了…” 之後接著講: “人若為我辱駡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的壞話譭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當我們細讀上下文時就會發現主耶穌說話的對象從第三人稱 ‘為義受逼迫的人’ 轉為第二人稱 ‘你們’,可見 11-12 節是在告訴門徒:你們將會經歷以前先知所經歷過的,人們會因為你們是跟從我的緣故而辱駡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的壞話譭謗你們。 主耶穌這樣講,是因為祂的門徒都知道從前先知的遭遇,所以祂給第 10 節 “為義受逼迫” 作了解釋。

八福或九福的爭論或許并非那麼重要,我們對登山寶訓的理解應該是回到馬太福音 4:17 :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所謂 ‘悔改’ (metanoia) 是指人的心思意念應當被天國的價值觀更新,耶穌的登山寶訓是要告訴那些真正跟隨祂的人(天國的子民),應當分別為聖,與世人完全不同,所以作為耶穌的門徒,我們都應當知道不要隨從人的心意,只要以神的心為心。

 

唐老師

 

 

唐老师您好!

我有个小问题来打扰您,希望您不会嫌烦。老师,教会常说赞美神,诗篇也有很多处提到赞美耶和华,例如150:6 就说:“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但是怎么样才是赞美呢老师? 只有唱诗歌是赞美对吧?还有其它的赞美方式吗?请老师教导。谢谢。

 

平安!

赞美神的方式很多,例如:

祷告: “愿我的嘴发出赞美的话,因为你将律例教训我。” 诗119:171

歌唱:“我要因你欢喜快乐;至高者啊,我要歌颂你的名。”  诗篇9:20

拍手、呼喊:“万民哪你们都要拍掌!要用夸胜的声音向神呼喊。” 诗47:1

举手:“我还活的时候要这样称颂你;我要奉你的名举手。”  诗篇63:4

跳舞:“愿他们跳舞赞美他的名,击鼓弹琴歌颂他!”  诗篇149:3

弹奏乐器:“要用角声赞美他,鼓瑟弹琴赞美他!击鼓跳舞赞美他!  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他!  用大响的钹赞美他! 用高声的钹赞美他!”  诗150:3-5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外在的赞美方式,耶和华神看重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来赞美祂,新约《以弗所书》  5 章 19 节说: “ 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   只要是发自肺腑心肠对神的赞美,不管什么方式,神都会悦纳。

唐老师

 

老师平安,

我的困扰是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亵渎了圣灵,我想要更多的依靠神,但是我很无力,听不见神的声音,我想努力的走出来,可是自己的力量太小了,所以想要来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希望您能帮助我。

我从来都不想故意与神为敌,可是我觉得自己情绪激动心里不经意地说了亵渎神的话,我很害怕,老师,我害怕神的灵离开我。 读到林前 12:3 节和利未记 24 章的经文,我非常恐惧,面对这些经文我该怎么理解呢? 老师,我恐惧自己是被神弃绝的。 我为罪忧伤,向神悔改,可是依然卸不下重担。 我知道耶稣基督一直在我的心里,我想走出恐惧,跟随基督走十字架的道路。

 

 

平安!

你的来信我们都有回复,这次你如果能看到,那上一封应该也有看到吧。

你说不是故意亵渎圣灵,并已为此忧伤痛悔,那就要相信神的信实和公义,相信祂必会赦免你的罪。正如你提到哥林多前书 12 章 3 节经文所说的,你能认耶稣为主是因圣灵的感动; 而人在罪中或软弱的时候,总会被魔鬼诱惑、欺骗和误导,会说出得罪神的话。 魔鬼本来就常常控告属神的百姓,而人若不信神的信实应许,难免会掉进魔鬼的诡计里不能自拔。

利未记 24 章记载的以色列妇人的儿子因亵渎圣名被治死,一是因为他是故意亵渎; 二是旧约时代的人都处于律法之下,但我们今天是在恩典下,所以不要容许罪在我们必死的身上作王而活在自己的私欲里。

《彼得前书》 1 章 13 节说: “所以要约束你们的心,谨慎自守,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所带来给你们的恩。”   只要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时时向神支取得胜的信心和力量,必能过讨神喜悦的生活。

唐老师

唐老师好!

我想问一下, 旧约圣经里耶和华神叫先知以西结为人子, 到了新约耶稣自称是人子, 这两者之间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呢? 期盼得到老师简单的回复. 谢谢您。

 

平安!

在四福音书里,主耶稣至少有 80 次用 “人子” 来称呼自己,那是因为耶稣时代的巴勒斯坦地区所使用的 “官方语言” 是亚兰语,而亚兰语(包括今天的希伯来语) 称 “人” 为 “便阿当” (ben adam),“便” (ben)是 “儿子” 的意思,“亚当”(adam)是神给人类始祖起的名字, 所以 “便亚当” 就是 “亚当的儿子” 或 “人的儿子”,而所有人都是亚当的后裔,耶稣也不例外。 不过,最重要的是当耶稣自称 “人子” 时他是引用但以理所见的异象,但以理书 7:13-14: “我在夜间的异象中观看,见有一位像像人子的,驾着天云而来,被领到亘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权柄,荣耀,国度,使各个国家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他的权柄是永远的,不能废去,他的国必不败坏。”  这是弥赛亚的预言。

旧约大约有 107 次用 “人子” 来称呼人,其中 93 次出现在以西结书。 以西结书 2:1:  “他对我说,人子阿,你站起来,我要和你说话。”  先知以西结曾经看见很多特别的异象,例如在第一章发现了他对上帝荣耀的异象一个充满轮子,眼睛,暴风雨,火和奇怪的天使生物的景象,上帝选择这种直接称呼的方式,指出以西结是一个人的事实,与上帝的超然威严之间的对比。

以西结被虽然称为人子,但是他这个称呼之前没有一个定冠词,耶稣就有,耶稣是 “那人子” (the Son of man,一个特别的 “人子”),以西结却没有这个  the 字 (中文无法有这个翻译)。  以西结只是人,但耶穌是神。

唐老师

下一页 »